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
出处:《东堂》
宋 · 张耒
杳杳寒鸡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势向江沉。
林鸟栖欲去,草虫寒尚吟。
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
斗柄垂地直,河势向江沉。
林鸟栖欲去,草虫寒尚吟。
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杳杳:形容声音微弱或遥远。寒鸡:清晨啼鸣的鸡。
漫漫: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古人用来指示方向。
河势:银河的流动态势。
幽人:隐士或孤独的人。
蓬荜:简陋的房屋。
翻译
天边传来寒鸡报晓声,长夜漫漫深不见底。北斗星低垂仿佛触地,银河之水似乎流向江边。
林中的鸟儿准备归巢,秋虫在寒冷中依然鸣叫。
隐士关上简陋的门扉,裹着单薄的被子不愿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的景象。"杳杳寒鸡唱"表明夜已深,鸡开始啼叫,气氛肃穆,带有一丝凄凉。"漫漫夜色深"则强化了这种感觉,让人感受到夜的沉静与黑暗。"斗柄垂地直"是从天文现象来描绘夜晚,北斗七星高悬,斗柄几乎指向地面,时间已至深夜。"河势向江沉"则描写了水流缓慢而深邃的景致。
在这种环境中,生灵也都显得有些沉静和隐秘。"林鸟栖欲去"表明鸟儿都已经归巢,不再啼叫,而是准备休息。"草虫寒尚吟"则透露出尽管寒冷,昆虫类的生物仍在低声鸣叫。
最后两句"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夜晚的场景。他不仅没有入睡,而且还要用草垫子来取暖,这种做法显示出他对寒冷天气的适应,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的清贫和与世俗生活的疏离。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现象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深邃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