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有灵应抚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出处:《姜秦峰》
宋 · 王十朋
郡侯不识国元勋,释子那知姜与秦。
隐士有灵应抚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隐士有灵应抚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鉴赏
这首诗《姜秦峰》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郡侯不识国元勋,释子那知姜与秦”两句,以“郡侯”和“释子”(和尚)的无知,讽刺了他们对历史人物姜尚和秦始皇的不了解,暗含对当权者和知识阶层的批评。接下来,“隐士有灵应抚掌,相公死亦不容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隐士若在世,定会为当权者的无情和不仁而大笑,即使宰相之死也无法逃脱被利用的命运,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人性的矛盾,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盲目崇拜与忽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