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
出处:《题薛孝穆小影》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薛生今世之狂简,人定不为天所限。
半生好作访古游,千载独具论文眼。
西游彭蠡溯湘沅,北过二陵寻灞浐。
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
结交欲尽一世豪,其家不及中人产。
年来更和击缶歌,赋中屡有伤心撰。
看君意兴殊落落,复上石楼穷?嵼。
与予相见五羊城,花边往往同飞盏。
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
七日即为国破时,赋命其间宁不蹇。
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从来成在晚。
终期落日戈可挥,莫谓颓风力难挽。
谁人画此蕉与鹤,中有一翁坐来稳。
把将如意缺唾壶,直著山衣傲华衮。
蕉心万束不易开,鹤寿千龄孰能损。
君不见中孚九二鸣在阴,子和之声闻最远。
半生好作访古游,千载独具论文眼。
西游彭蠡溯湘沅,北过二陵寻灞浐。
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
结交欲尽一世豪,其家不及中人产。
年来更和击缶歌,赋中屡有伤心撰。
看君意兴殊落落,复上石楼穷?嵼。
与予相见五羊城,花边往往同飞盏。
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
七日即为国破时,赋命其间宁不蹇。
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从来成在晚。
终期落日戈可挥,莫谓颓风力难挽。
谁人画此蕉与鹤,中有一翁坐来稳。
把将如意缺唾壶,直著山衣傲华衮。
蕉心万束不易开,鹤寿千龄孰能损。
君不见中孚九二鸣在阴,子和之声闻最远。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薛孝穆小影》。诗中对友人薛孝穆的个性、志趣及人生经历进行了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狂放不羁、博学多才、坚韧不屈的性格特点。
首句“薛生今世之狂简”,点出薛孝穆为人豪放、简朴的特点,不拘于世俗的束缚。接着,“人定不为天所限”进一步强调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以下几句通过“访古游”、“论文眼”、“西游彭蠡溯湘沅”等描述,展现了薛孝穆广泛的知识面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
“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表现了他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记录和传播。而“结交欲尽一世豪,其家不及中人产”则体现了他广交天下豪杰,但生活却颇为节俭的个性。
“年来更和击缶歌,赋中屡有伤心撰”表明薛孝穆晚年的生活虽不如意,但仍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创作出饱含情感的作品。接下来的几句“看君意兴殊落落,复上石楼穷?嵼”表达了对薛孝穆精神世界的赞美,以及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
最后,“与予相见五羊城,花边往往同飞盏”描绘了两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友情的温馨。而“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则暗示了薛孝穆生于乱世,经历了国家动荡的背景。接着,“七日即为国破时,赋命其间宁不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从来成在晚”则是对薛孝穆坚韧性格的肯定,认为真正的成就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最后,“终期落日戈可挥,莫谓颓风力难挽”表达了对薛孝穆不屈不挠精神的赞扬,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薛孝穆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