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李耆儒,理得嫁衣就木芙
出处:《陶学士安詹学士同》
清 · 严遂成
礼议郊庙删律令,日历编成辑宝训。
一长于易一春秋,各以文章佐景运。
叔孙绵蕞何匆匆,视二公者将毋同。
同是故元所弃士,几抱遗经草泽死。
相见恨晚李耆儒,理得嫁衣就木芙。
一长于易一春秋,各以文章佐景运。
叔孙绵蕞何匆匆,视二公者将毋同。
同是故元所弃士,几抱遗经草泽死。
相见恨晚李耆儒,理得嫁衣就木芙。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名为《陶学士安詹学士同》。诗中对古代学者的贡献与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句“礼议郊庙删律令”,描绘了古代学者在礼仪、祭祀和法律制度上的修订完善工作,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推动。接着,“日历编成辑宝训”则强调了他们对历史的记录与总结,通过编纂日历和宝训,传承了宝贵的历史知识和经验。
“一长于易一春秋,各以文章佐景运”两句,赞美了学者们在《周易》和《春秋》这两部经典著作上的深厚造诣,以及他们通过撰写文章来辅助国家治理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
“叔孙绵蕞何匆匆,视二公者将毋同”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如叔孙通等人快速逝去的惋惜之情,并与前文提到的学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不同学者在学术贡献上的差异。
“同是故元所弃士,几抱遗经草泽死”揭示了古代学者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的现实,他们甚至可能因坚守学问而流落民间,生活困苦。
最后,“相见恨晚李耆儒,理得嫁衣就木芙”表达了对李耆儒这样年长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学者们晚年仍能有所作为的欣慰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