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出处:《题山中故静禅师》
唐 · 刘得仁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寂灭:指佛教中的涅槃,即超脱生死的状态。门人:指佛教中的弟子或追随者。
隔此生:形容距离遥远,仿佛隔世。
影悬:身影倒映。
尘已厚:积尘很多,暗示时间久远。
塔种柏:指佛塔周围种植的柏树。
溪院:溪流边的庭院。
秋先雪:形容秋意浓重,仿佛下雪一般。
山堂:山上或庙堂里的厅堂。
古有精:古代遗留的智慧或精神。
挂锡:佛教术语,指僧人携带锡杖出行,此处指修行地点。
树老:树木年老。
几枝倾:多少树枝因年代久远而倾斜。
翻译
寂灭后的身体究竟在哪里,弟子们与我仿佛隔了一生之遥。身影映照在厚厚的尘埃中,古老的佛塔边新种的柏树刚刚成林。
秋天的溪边庭院似乎提前落了雪,古老的山堂里充满了古人的智慧气息。
当年挂锡修行的地方,如今树木已老,有多少枝干倾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静禅师的高僧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诗人刘得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隐逸的生活以及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表示静禅师已经达到了心灵上的寂灭境界,他的肉体之所在已不再是尘世关注的对象,而他的门徒或访客只能隔着某种屏障去感知他的存在。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描写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变化。静禅师的身影似乎已经融入了山林之中,而他曾经种植的柏树也开始长成了,这些都是时间留下的痕迹。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描绘了一幅深山秋雪的景象。溪边的禅院在秋季就已经降下了雪花,而山中的古老建筑里似乎藏着某种神秘而高贵的精华。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则是对静禅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进行的描写。当年他在此挂锡(即居住)之地,如今只剩下几株古老参天的树木,其枝条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倾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师生活状态的细致刻画,传达了对静谧、超脱世俗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赞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迁,以及生命短暂无常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