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出处:《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
明 · 归有光
灯火长安照夜红,丰年乐事万方同。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
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
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灯火辉煌的景象,展现出一派繁荣富庶的气象。首句“灯火长安照夜红”以灯火之红艳映衬出夜晚的长安城繁华不夜,流露出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接着,“丰年乐事万方同”一句,直接点明了这不仅是京城的盛景,更是全国共享的丰收之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歌颂。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方少数民族归顺,南海的珍宝也归于国家,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以及对边疆治理的成效。这里不仅展现了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蕴含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的深意。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则转向对工艺美术的赞美,通过绮縠(一种精细的丝织品)的精美图案和空方(一种器物)的纤细精致,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最后,“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一句,将目光投向了权力中心,描绘了朝廷内老臣们在春风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场景,既是对朝廷稳定、老臣受到尊重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和谐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