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捲暮山长
出处:《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唐 · 许浑
两鬓垂丝发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
鸳鸿幕里莲披槛,虎豹营中柳拂墙。
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捲暮山长。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
鸳鸿幕里莲披槛,虎豹营中柳拂墙。
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捲暮山长。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两鬓:形容人的鬓角。垂丝:下垂的头发。
半霜:像霜一样斑白。
石城:泛指坚固的城池,这里指襄阳。
孤梦:孤独的梦境。
鸳鸿:鸳鸯和鸿雁,代指美好的伴侣或景象。
莲披槛:莲花盛开的栏杆。
虎豹营:比喻军营。
柳拂墙:柳树轻拂着城墙。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春水急:春天的江水湍急。
翠帘:绿色的帘子。
暮山长:傍晚的山峦显得绵延。
岘亭:地名,在湖北襄阳,有著名的岘山。
花千片:形容花瓣众多。
南湖:指襄阳附近的南湖。
尽日香:整天都散发着香气。
翻译
两鬓的头发已斑白如霜,心中石城的孤梦萦绕在襄阳。鸳鸯鸟栖息的帐幕里莲花盛开,营中的柳树轻拂着城墙。
画舫想要启程,春天的江水湍急,翠绿的帘子刚卷起,映照出长长的暮山。
岘亭微风吹过,落下千片花瓣,香气飘向南湖,整天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深情怀念。从“两鬓垂丝发半霜”可见诗人年纪已高,头发开始斑白,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石城孤梦绕襄阳"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石城指的是古代的襄阳城,孤梦则是寂寞的梦境,绕襄阳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不舍与哀愁。
接着,“鸳鸿幕里莲披槛”和“虎豹营中柳拂墙”两句,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鸳鸿(一种水鸟)在幕后嬉戏,而莲花则从槛间探出头来,营中柳树随风轻拂墙壁,每一笔都描绘出春天的生气与活力。
"画舸欲行春水急"一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似乎要乘船出游,但春水急流不息,给人的是一种迫切和期待。"翠帘初捲暮山长"则是室内的景象,翠帘(绿色的窗帘)轻轻卷起,透过帘缝可以看到外面暮色中的山峦绵长。
最后,“岘亭风起花千片”和“流入南湖尽日香”,诗人在岘亭感受到了春风的拂过,花瓣随风飘散,而这些花瓣最终落入了南湖之中,与水相融,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直至日暮。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故土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