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全文

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

出处:《和矢庵来韵二首
明 · 陆容
百岁光阴已半过,更无英气可消磨。
心粗自不容机事,耳热宁须托浩歌。
世味近知闲处好,宦情终觉少年多。
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容的《和矢庵来韵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感慨和自我反思。首句“百岁光阴已半过”,直接点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意识到生命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时光不再。接着,“更无英气可消磨”暗示了诗人壮志未酬,青春锐气不再,有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心粗自不容机事”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心思不再细腻,不适合处理繁琐事务,这可能是对官场生涯的某种厌倦。而“耳热宁须托浩歌”则通过高歌来排解心中的郁结,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世味近知闲处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认为在闲适中更能品味人生的真谛。然而,“宦情终觉少年多”又透露出他对年轻时热衷仕途的怀念,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作结,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矢庵(友人)才情的羡慕。"东桥有路通三径"暗指归隐之路,而“二仲”可能是友人中的佼佼者,诗人以此自嘲,表示自己无法像他们那样才华出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