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柱忽移哀雁调,钗梁偏罥喜蛛丝
出处:《无题和萧百堂》
清 · 孙原湘
三年一信盼归迟,消息传来总可疑。
筝柱忽移哀雁调,钗梁偏罥喜蛛丝。
连宵梦好都无准,竟日妆成转自嗤。
小婢不知前计左,只催开镜画新眉。
筝柱忽移哀雁调,钗梁偏罥喜蛛丝。
连宵梦好都无准,竟日妆成转自嗤。
小婢不知前计左,只催开镜画新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无题和萧百堂(其二)》描绘了一位女子等待远方亲人归来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三年一信盼归迟”表达了女子对三年才收到一封信的期盼与焦急,暗示了分离时间之长和思念之深。
“消息传来总可疑”进一步渲染了期待中的不安,每一封来信都可能带来不确定的消息,让人心生疑虑。接下来,“筝柱忽移哀雁调”以筝声比喻女子的心情变化,哀雁调象征着凄凉和思念,暗示她弹奏的曲子充满了离愁别绪。
“钗梁偏罥喜蛛丝”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女子的情绪波动,喜蛛丝象征着希望和惊喜,但女子却觉得连日常的首饰上都挂满了蛛丝,暗示着她的内心并未因期待而轻松。
“连宵梦好都无准,竟日妆成转自嗤”描述了女子夜晚梦境的不实和白天精心打扮后的自我嘲笑,反映出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她无法找到安慰。
最后,“小婢不知前计左,只催开镜画新眉”以小婢的天真无知反衬女子的复杂心情,小婢只知催促女子梳妆打扮,却不知她心中的愁苦,更增添了诗中女子的孤独和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女子在等待归人时的深深情感纠葛,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