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发一老翁,兀然坐孤亭全文

白发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出处:《去萍草
宋末元初 · 方回
童子携竹器,摝去池中萍。
见鱼故已佳,水底林峦青。
复呼荷锄者,薙草汛我庭。
蛇蚓无留藏,行径免露零。
刬秽致洁净,拨翳生皛荧。
朗月明其抟,古镜还精灵。
语寂理已会,虑澹神自冥。
白发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拼音版原文

tóngxiézhúchízhōngpíng

jiànjiāshuǐlínluánqīng

chúzhěcǎoxùntíng

shéyǐnliúcángxíngjìngmiǎnlíng

huàhuìzhìjiéjìngshēngxiǎoyíng

lǎngyuèmíngtuánjìngháijīnglíng

huìdànshénmíng

báilǎowēngránzuòtíng

注释

童子:少年。
携:拿着。
竹器:竹篮。
摝:捞。
池中萍:池塘浮萍。
鱼:鱼儿。
林峦青:青翠山林在水中。
荷锄者:扛锄头的人。
薙草:除草。
汛:扫清。
庭:庭院。
蛇蚓:蛇虫。
零:暴露。
刬秽:清除杂物。
朗月:明亮的月亮。
古镜:古老的镜子。
语寂:言语静止。
虑澹:思绪平静。
兀然:独自。
孤亭:孤独的亭子。

翻译

一个少年拿着竹器,捞起池塘中的浮萍。
看到鱼儿已经足够美好,水下仿佛有青翠的山林。
他又叫来扛着锄头的人,帮我除草扫清庭院。
蛇虫没有藏身之处,小路不再暴露泥泞。
清除杂草使环境变得洁净,拨开遮蔽物显露出明亮。
明亮的月亮照亮这片区域,古老的镜子似乎恢复了灵性。
言语静止,道理已经领悟,思绪平静,心灵达到空灵。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独自坐在孤独的亭子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清晨的庭院中,通过童子帮助除去池中的水藓和草木,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净化和精神世界的宁静。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意境和哲思。

"童子携竹器,摝去池中萍"一句,以童子的纯真和活泼为背景,展示了除藓的场景,既表现了劳作之美,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接下来的"见鱼故已佳,水底林峦青"则通过对水中生灵与山石之美的描述,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

"复呼荷锄者,薙草汛我庭"继续描绘了庭院中的劳作场景,而"蛇蚓无留藏,行径免露零"则表达了除去一切污秽,以保持环境之纯净的意愿。"刬秽致洁净,拨翳生皛荧"更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清洁与明亮之间的关系。

"朗月明其抟,古镜还精灵"一句,则转向了夜晚的景象,以月光和古老的镜子来比喻心灵之明净和智慧之深邃。最后,"语寂理已会,虑澹神自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思绪之清晰,以及精神世界的通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劳作过程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位老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净化和内心平静的过程。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