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醉来卧磐石,闷默天地通全文

醉来卧磐石,闷默天地通

出处:《望庐山怀陶渊明
宋 · 郭祥正
羌庐初在望,复忆柴桑翁。
醉来卧磐石,闷默天地通
不入惠远社,自弹无弦桐。
悠悠出谷云,漠漠栖林风。
傍岩片月白,落磴寒泉洪。
此意非眺听,遥知与君同。

鉴赏

这首诗《望庐山怀陶渊明》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羌庐初在望”,开篇即以“羌庐”点出所怀念的对象是隐居于庐山的陶渊明。接着“复忆柴桑翁”一句,直接点明了陶渊明的身份,即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潜,字元亮,世称“柴桑先生”。

“醉来卧磐石,闷默天地通”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陶渊明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他或醉卧于山间磐石之上,或在静默中与天地万物沟通,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不入惠远社,自弹无弦桐”则进一步揭示了陶渊明的个性与追求。他不愿加入世俗的文人社团,而是独自弹奏无弦之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悠悠出谷云,漠漠栖林风”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陶渊明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云雾缭绕,风声萧瑟,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陶渊明内心世界的映射。

“傍岩片月白,落磴寒泉洪”则将视线转向山岩与溪流,月光洒在岩石上,显得格外明亮;寒泉从高处落下,发出轰鸣之声。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陶渊明生活的清幽与宁静。

最后,“此意非眺听,遥知与君同”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共鸣与向往。这里的“君”指陶渊明,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那种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深切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