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出处:《清明前有远役呈野渡》
宋 · 卫宗武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月亮约定在下半月相聚,料想主席不会违背我们的誓言。我正想着北方的路催促着行程,又为东风询问归客的路程。
划桨想要随着青草前行,举杯等待绿荫浓密时。
姑苏城外的春光已接近尾声,还允许我们一同乘船载着朋友出行。
注释
月:月亮。集:聚集。
相期:约定。
后旬:农历每月的后十天。
主席:聚会的主持人或重要人物。
寒盟:违背誓言。
北陆:北方的陆地,这里可能指代北方的行程。
催行色:催促行程。
东风:春风。
客程:旅途。
鼓楫:划桨。
芳草:青草。
去:离去。
传杯:传递酒杯。
姑苏城:苏州。
春光老:春天即将过去。
同舟:同坐一条船。
载友生:带着朋友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清明时节的美好预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之夜聚会的期待,相信主人不会忘记他们之间的友谊誓言。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同时又关心东风是否能够带来旅途中的消息。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春天的脚步,与自然共度美好时光,但同时也在等待着适合饮酒赏花的完美景致。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姑苏城外春光渐暮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一条船,继续他们的友谊和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