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欲生山嶂雨,天风不散石林烟
出处:《晚泊清紫港》
清 · 李锴
断雁轻鸥共渺然,殊方此夜客愁偏。
可怜寒角为谁苦,何处孤帆且自悬。
水气欲生山嶂雨,天风不散石林烟。
世情老大都心折,倚棹空江独火前。
可怜寒角为谁苦,何处孤帆且自悬。
水气欲生山嶂雨,天风不散石林烟。
世情老大都心折,倚棹空江独火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清紫港停泊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断雁轻鸥共渺然”以“断雁”与“轻鸥”并提,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飘零之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接着“殊方此夜客愁偏”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异乡客,以及此时此刻的愁绪倍增。
“可怜寒角为谁苦,何处孤帆且自悬”两句,寒角(可能指吹出寒冷气息的号角)与孤帆形成对比,寒角的悲鸣似乎是为了无人倾听而痛苦,而孤帆则独自漂泊,各自承担着自己的命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无依的深刻体会。
“水气欲生山嶂雨,天风不散石林烟”描绘了自然景象,水汽凝聚预示着山间将有雨水降临,天风虽起却未能驱散石林间的烟雾,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难以平息的情绪。
最后,“世情老大都心折,倚棹空江独火前”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年岁渐长后的无力感。倚靠船桨,面对空旷的江面和独自燃烧的灯火,诗人似乎在寻求一丝慰藉,却又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孤独的复杂心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