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岁刘公来,台海经击掊
出处:《闻斗六一带被燬有感》
清 · 洪繻
皇天降灾殃,发自倭人手。
非彼能横行,天假为彗帚。
雨膏二百年,时数丁阳九。
或逢贪酷官,或遭跳梁丑。
潢池有沸汤,小民受其咎。
循环逾十秋,中辄生厄纽。
曩岁刘公来,台海经击掊。
纷糅及山川,削朘穷林薮。
一波未能平,一声狂鲸吼。
汪洋日出方,突如来祸首。
疆臣无瑰材,海天遭碎剖。
烽火遍全台,间时燎薪槱。
去冬台北城,忽有群雄纠。
聚沙不成团,焚如付乌有。
首从咸远飏,伤哉村童叟。
兹夏斗六门,亦复出抖擞。
彼族好扰人,乱丝益生绺。
闻说据在山,巉岩鬼神守。
彼族佩枪登,伤仆如坠缶。
失利无如何,馀怒及耕耦。
旁近几十村,村村焚成黝。
吾民居此间,如指在械杻。
所望天好生,意外能运肘。
俯提出妇孩,倒悬解耆耇。
吾民饥渴深,时时瞻箕斗。
骤雨不崇朝,暴风不恒久。
上天多变迁,云头灭苍狗。
岂有爱憎心,此薄而彼厚。
不过昏眚侵,太阳暂蒙垢。
真人驱天骄,名王系组绶。
献俘阙庙前,函头在左右。
未知我今生,得此遭逢否。
非彼能横行,天假为彗帚。
雨膏二百年,时数丁阳九。
或逢贪酷官,或遭跳梁丑。
潢池有沸汤,小民受其咎。
循环逾十秋,中辄生厄纽。
曩岁刘公来,台海经击掊。
纷糅及山川,削朘穷林薮。
一波未能平,一声狂鲸吼。
汪洋日出方,突如来祸首。
疆臣无瑰材,海天遭碎剖。
烽火遍全台,间时燎薪槱。
去冬台北城,忽有群雄纠。
聚沙不成团,焚如付乌有。
首从咸远飏,伤哉村童叟。
兹夏斗六门,亦复出抖擞。
彼族好扰人,乱丝益生绺。
闻说据在山,巉岩鬼神守。
彼族佩枪登,伤仆如坠缶。
失利无如何,馀怒及耕耦。
旁近几十村,村村焚成黝。
吾民居此间,如指在械杻。
所望天好生,意外能运肘。
俯提出妇孩,倒悬解耆耇。
吾民饥渴深,时时瞻箕斗。
骤雨不崇朝,暴风不恒久。
上天多变迁,云头灭苍狗。
岂有爱憎心,此薄而彼厚。
不过昏眚侵,太阳暂蒙垢。
真人驱天骄,名王系组绶。
献俘阙庙前,函头在左右。
未知我今生,得此遭逢否。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斗六一带被燬有感》,是清代诗人洪繻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对台湾斗六一带遭受战火的深切同情和感慨。
开篇以“皇天降灾殃”起笔,点明了灾难的降临,接着指出灾祸源自日本人的侵略。诗人认为这并非日本人能随意横行,而是上天借机警示人类。随后,诗人描绘了二百年来的风雨沧桑,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无论是遇到贪官还是恶棍,或是自然灾害的侵袭,都让百姓深受其害。
诗中提到过去刘公的到来,虽然暂时平息了战乱,但并未彻底解决,狂鲸般的敌人再次崛起,导致烽火连天,全台皆受灾难。面对这样的局面,地方官员无力应对,海防被破坏,战火蔓延至全台各地。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台北城的混乱,以及周边村庄的惨状,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同情。夏季斗六门的局势也动荡不安,敌人的侵扰如同乱丝般难以理清。诗中还提到了敌人使用枪械,对平民造成伤害,失利后仍余怒未消,继续烧毁村庄,使得周围数十个村落都陷入一片焦土之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的期盼,希望它能够拯救受苦的人民,解救饥渴的生灵。他感叹于自然界的无常变化,以及人间的爱憎不均,似乎上天对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诗中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呼唤,期待着英雄人物的出现,能够驱除天骄,恢复和平与秩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