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
出处:《宿夹谷彦实庵》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
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
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
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开篇即点出隐士的身份与生活状态。挂名仙籍,意味着这位隐士虽未真正成仙,却在精神上达到了接近仙人的境界;晦迹茂林閒,则形象地描绘了他隐匿于茂密树林中的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颔联“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丹河之水,象征着纯净与活力;明月之山,则寓意着高洁与静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颈联“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境随心远,意指心境的深远超越了外在环境的限制;人与话俱闲,则表达了与世无争的态度,即使交谈也是轻松自在,没有世俗的束缚。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尾联“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是对世俗生活的讽刺与批判。诗人认为那些忙忙碌碌、追逐名利的红尘客,实际上是在徒劳无功地往复奔波,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也是诗人对自身超然生活态度的自信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金末元初时期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