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全文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明 · 归有光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遇阻于沽头闸后,改陆路行走至沛县的旅途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首句“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船只在闸口受阻的情景,仿佛百里之遥。接着,“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转折,描述了船只虽被阻隔,但河岸上可见船只的桅杆,实际距离却近在咫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弃舟步行的情景,马蹄似乎长出了翅膀,寓意着旅程的便捷与轻盈。接下来,“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则转向对田野风光的描写,和风中麦穗摇曳,满目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江南富庶之地的感慨,与后文“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形成对比,突显出江南地区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描绘了诗人继续前行,穿过密林,最终到达古沛县驿站的场景。这一段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向往。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将视线引向历史,诗人看到了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尽管庙宇破败,但屋瓦依然青碧,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不朽。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则是对当地传说的引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但某些传统与记忆却如同昨日般鲜活。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故事的愿望,但面对的是混乱的遗址,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最后,“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到泗水边依然树立着歌颂风流人物的石碑,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尊重。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