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归长恐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
出处:《送鲜于子骏还朝兼简范景仁》
宋 · 苏辙
蜀中耆旧今无几,相逢握手堪流涕。
倦游潦倒不还家,旧俗陵迟真委地。
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
诗书乡校变古法,节行故人安近利。
欲归长恐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
低徊有似羊触藩,眷恋仅同鸡择米。
中山先生昔所爱,南都摄尹私相喜。
穷冬夜长一事无,灯火相从夜深睡。
读书万卷老不废,感遇百篇深有意。
俗吏惟知畏简书,穷途岂意逢君子。
春风归骑忽西顾,平日高谈应且止。
朝骑疋马事朝谒,莫就一床寻梦寐。
犹有城西范蜀公,买地城东种桃李。
花絮飞扬酒满壶,谈笑从容诗百纸。
红尘暗天独不知,白首相看两无愧。
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倦游潦倒不还家,旧俗陵迟真委地。
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
诗书乡校变古法,节行故人安近利。
欲归长恐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
低徊有似羊触藩,眷恋仅同鸡择米。
中山先生昔所爱,南都摄尹私相喜。
穷冬夜长一事无,灯火相从夜深睡。
读书万卷老不废,感遇百篇深有意。
俗吏惟知畏简书,穷途岂意逢君子。
春风归骑忽西顾,平日高谈应且止。
朝骑疋马事朝谒,莫就一床寻梦寐。
犹有城西范蜀公,买地城东种桃李。
花絮飞扬酒满壶,谈笑从容诗百纸。
红尘暗天独不知,白首相看两无愧。
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鲜于子骏还朝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首先感叹蜀中耆旧凋零,相见时的感动与悲凉溢于言表。接着描述了社会经济的困顿,物价低廉,市场萧条,教育和道德风气也发生了变化。诗人对朋友的高尚情操和坚持原则表示赞赏,同时也担忧自己回归朝廷后的处境。
诗人以羊触藩和鸡择米的比喻,表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提到中山先生(指王安石)的过往,暗示了对改革者的怀念。夜晚长谈读书,彼此相知,是他们共度的温馨时光。然而,面对官场现实,诗人明白简书之威,但仍期待能遇到像君子一样的朋友。
最后,诗人以范蜀公为例,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理想画面,与朝廷的纷扰形成对比。结尾处,诗人借用古人避世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认为不必完全归隐,暗示了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