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全文

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

出处:《再和陶韵 其二
宋 · 苏泂
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
玄发一以变,感此徂年凋。
所怀寄绝俗,泰华未为高。
牛山纵寻斧,何时解干霄。
仲尼聘列国,未觉历日劳。
古今君臣义,比干更茅焦。
皇皇上天意,一物犹甄陶。
清泉黄金花,庶矣饥渴朝。

注释

遗世:遗弃尘世。
玄发:黑发。
徂年:流逝的岁月。
泰华:泰山、华山,代指高山。
牛山:古代山名,比喻人生短暂。
列国:指诸侯国。
比干:殷商忠臣,因直言进谏被剖心。
茅焦:秦时忠臣,曾劝说秦始皇放弃苛政。
甄陶:塑造和考验。
庶矣:足够,足以。

翻译

贤能之人不会遗弃尘世,后辈仍肯与之交往。
黑发一旦改变,感叹岁月匆匆流逝。
心中的志向寄托在超凡脱俗之上,泰山华山也不算高峻。
即使登上牛山寻找斧头,何时才能直上青云。
孔子周游列国,并未觉得日复一日的劳苦。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道义,比干和茅焦更为人称道。
皇天大意,万物都在不断塑造和考验。
清澈泉水配以黄金般的花朵,足以满足清晨饥渴的人们。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诗人苏舜所作,名为《再和陶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对古圣先贤的景仰。

“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表明诗人认为有才能的人不会被时代所忽略,终将得到后来的认可和交流。

“玄发一以变,感此徂年凋。”则是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头发由黑转白,时间流逝,让人感到岁月匆匆。

“所怀寄绝俗,泰华未为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但似乎还未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牛山纵寻斧,何时解干霄。”此句中,“牛山”指的是古代贤才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而“干霄”则象征着最高的政治地位。诗人在询问自己何时能达到那样的地位。

“仲尼聘列国,未觉历日劳。”这里的“仲尼”是孔子的字,诗人提到孔子周游列国,传播道德,虽历经艰难,但并未感到疲惧。

“古今君臣义,比干更茅焦。”此句中,“比干”和“茅焦”都是历史上的忠臣。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古今君臣之间正义关系的赞赏。

“皇皇上天意,一物犹甄陶。”这句话强调了天命不可违抗,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天定的规律,就像陶器在窑中烧制一样,无法预测最终结果。

最后两句,“清泉黄金花,庶矣饥渴朝。”“清泉”象征着纯净无暇的诗意,而“黄金花”则是美好事物的比喻。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向往,即便在困顿中,也能保持艺术创造力,像清泉一样永远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象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