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一醉地,三十五年余
出处:《太宰袁公抑之同访虎丘得二首》
明 · 王世贞
栩栩同仙舫,遥遥指佛庐。
寻常一醉地,三十五年余。
和靖台频圮,生公石自如。
人生几坚脆,罢酒更踟蹰。
寻常一醉地,三十五年余。
和靖台频圮,生公石自如。
人生几坚脆,罢酒更踟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探访虎丘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栩栩同仙舫”以仙舟比喻游览的愉悦与超凡脱俗之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遥遥指佛庐”则将视线转向了远方,仿佛在指引着心灵的归宿,或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寻常一醉地,三十五年余”两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曾经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的怀念。这里的“一醉”不仅指饮酒之乐,更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忆。接下来,“和靖台频圮,生公石自如”两句,通过对比历史遗迹的变迁与自然景观的永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靖台的频繁倒塌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而生公石的自在则展现了自然界的恒久不变。
最后,“人生几坚脆,罢酒更踟蹰”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脆弱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犹豫与彷徨。罢酒不仅是身体上的行为,更是心灵上的觉醒,意味着诗人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