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全文

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

天仗初齐曙色分,笋班玉立候金门。
国家报祀循常典,海岳储祥表厚坤。
龙篆重缄云外去,凤韶九奏月中闻。
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在清晨早朝时,奉旨前往岳镇海渎进行祭祀活动的庄严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朝廷礼仪的庄重与神圣。

首句“天仗初齐曙色分”,以“天仗”象征朝廷的威严,曙光初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也暗示了仪式的正式开始。接着,“笋班玉立候金门”,将官员比作竹笋般挺拔,玉立于金门之前,形象地描绘出他们整齐肃穆的等候姿态,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仪式的尊重。

“国家报祀循常典,海岳储祥表厚坤”两句,强调了祭祀活动遵循传统礼仪,象征着国家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龙篆重缄云外去,凤韶九奏月中闻”则通过“龙篆”和“凤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秘与崇高。龙篆代表皇家权威,隐喻仪式的神圣不可侵犯;而凤韶则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月中的九奏则暗示了仪式的盛大与和谐。

最后,“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表达了这次行程的目的在于沟通天地,彰显国家意志,而这种重任应当由经验丰富的老臣来承担,体现了对老臣智慧与忠诚的信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场面,还蕴含了对国家、自然以及传统礼仪的深刻敬仰之情,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社会和自然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