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亦反覆,一子勿倒置
干将徒出匣,宰割难自试。
纷纷驽骀者,千里先骐骥。
君击唾壶缺,酒酣益涕泗。
神勇笑荆轲,乃为燕丹使。
不与渐离行,匕首无成事。
沉沉夜漏长,棋局消神智。
英雄亦反覆,一子勿倒置。
亚夫苦持重,诸军患儿戏。
乌合取胜稀,皇皇徒逐利。
壮心一日暴,十日寒频至。
拂衣沔阳湖,君归如脱屣。
赋诗向白蘋,垂钓持芳饵。
云梦吞吐时,洞庭为酒器。
遨游至五羊,寻找屠沽肆。
相见即言易,剥极见天意。
乾坤一硕果,万物所从始。
贵以土德厚,栽培无老稚。
相望及春阳,云雨同行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的作品《答李缓山》,通过诗中描绘的历史典故和寓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昔在建陵时,与君尝不寐”引出了一个历史背景,仿佛诗人与友人在古代的某个夜晚,共同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历史记忆。接下来,“干将徒出匣,宰割难自试”借用干将莫邪的典故,表达了面对复杂世事时内心的挣扎和无力感,如同宝剑虽出鞘却难以施展其锋芒。
“纷纷驽骀者,千里先骐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即使在众多平庸之辈中,杰出之士也能脱颖而出,如同千里马在群中率先驰骋。这一句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指出人才被埋没的现实。
“君击唾壶缺,酒酣益涕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饮酒畅谈的情景,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这一句中的“击唾壶缺”源自晋代名士王献之的故事,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与悲愤。
“神勇笑荆轲,乃为燕丹使”通过引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英雄与使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力量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中的局限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角色和使命的思考。
“不与渐离行,匕首无成事”再次提到荆轲,强调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联,以及个人努力在特定情境下的效果。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行为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洞察。
“沉沉夜漏长,棋局消神智”将场景转换为夜晚的静谧,通过棋局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智慧的追求。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和冷静的渴望。
“英雄亦反覆,一子勿倒置”提醒人们英雄也会经历起伏,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谨慎行事的重要性。这一句蕴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和责任的重视。
“亚夫苦持重,诸军患儿戏”通过引用汉代名将周亚夫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领导力与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在混乱局势中保持稳定和秩序的挑战。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担忧和对稳定秩序的呼唤。
“乌合取胜稀,皇皇徒逐利”批评了随波逐流、追逐私利的行为,强调了团结协作和目标导向的重要性。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坚持。
“壮心一日暴,十日寒频至”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挫折的感慨,以及对坚持梦想和信念的呼吁。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长和奋斗历程的理解。
“拂衣沔阳湖,君归如脱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通过“拂衣”和“脱屣”的形象,表达了轻松洒脱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赋诗向白蘋,垂钓持芳饵”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通过“赋诗”和“垂钓”的活动,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和休闲生活的热爱。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平衡的追求。
“云梦吞吐时,洞庭为酒器”通过引用云梦泽和洞庭湖的典故,描绘了广阔天地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宏观视角和深远思考的追求。
“遨游至五羊,寻找屠沽肆”描述了诗人旅行至广州(五羊城)的经历,通过“寻找屠沽肆”的活动,展现了对日常生活和地方文化的关注。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欣赏。
“相见即言易,剥极见天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交流,以及对事物本质和宇宙规律的领悟。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哲学思考的融合。
“乾坤一硕果,万物所从始”总结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起源的思考,通过“硕果”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文明成就的赞叹。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整体性和根源性的认识。
“贵以土德厚,栽培无老稚”强调了以大地的深厚作为尊贵的基础,以及对培养和教育的重视,无论年龄大小。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望及春阳,云雨同行施”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期待春天的到来,以及共同面对风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希望和合作的期待。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和团结一致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艺术、自由、和谐等价值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