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兹逃死求生地,死不能逃亦已焉
出处:《中秋后一日偕晓因挈女步月二首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蜜昔双栖忆昔年,朱颜皓魄共流连。
依然天宇窥明镜,从此人生迫下弦。
甚爱未因衰老废,丰肌渐逐乱离朘。
同兹逃死求生地,死不能逃亦已焉。
依然天宇窥明镜,从此人生迫下弦。
甚爱未因衰老废,丰肌渐逐乱离朘。
同兹逃死求生地,死不能逃亦已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后与友人携女漫步月下的场景,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首句“蜜昔双栖忆昔年”,以甜蜜的回忆开始,仿佛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双栖象征着伴侣间的和谐与幸福。接着“朱颜皓魄共流连”,将人的青春比作明亮的月亮,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
“依然天宇窥明镜”一句,借天空中的明镜比喻月亮,强调了月亮在夜空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接下来“从此人生迫下弦”,则转而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月亮从满月逐渐变为下弦,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甚爱未因衰老废”,表明尽管年岁渐长,但对生活的热爱并未因此减少,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紧接着“丰肌渐逐乱离朘”,描述了在战乱中,身体的健康逐渐消逝,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残酷。
最后两句话“同兹逃死求生地,死不能逃亦已焉”,表达了在生死面前,人们都渴望生存,即使是在逃亡中,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安身之地。然而,面对死亡,无论是逃亡还是坚守,最终都无法避免,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和生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