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出处:《叹屩词》
宋 · 艾性夫
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棨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齿齿苔烟碧。
江南林壑天下奇,不识春申珠履客。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棨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齿齿苔烟碧。
江南林壑天下奇,不识春申珠履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履穿:鞋子破旧。东郭:东门外。
桃椎:古代隐士的简陋工具,这里指简朴生活。
居士屩:隐士的粗布鞋。
业屦:以鞋为生或以此为业。
秋芒:秋天的芒草,象征艰苦的生活。
编棨:编竹简,代指僧侣的行脚生活。
花泥:湿润的泥土。
草露:草叶上的露水。
山石齿齿:形容山石交错的样子。
苔烟碧:青苔如烟般翠绿。
春申: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珠履客:穿着华丽鞋子的贵客。
翻译
鞋子破旧感叹东门外,没有桃木椎的隐士穿着粗布鞋。不知是谁以芒草捆绑鞋子过活,这比出行僧侣的简朴更胜一筹。
湿润的泥土上,草叶上的露珠晶莹,山石间的青苔如碧绿的烟雾。
江南的山林沟壑世间罕见,未曾见过春天的申江,有穿着精美鞋子的贵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穿越山野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从“履穿无下叹东郭”可以感受到行者的孤独与深远的目光,他在漫长的旅途中穿梭,不断地超越那些平凡而又熟悉的地方。"桃椎尚欠居士屩"则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和不舍,桃椎成熟的时节似乎还未到来,而行者却已经踏上了归途。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棨便行脚"表明了行者的坚定与选择,他像是在秋天收割稻谷一样,收获着自己的人生旅程。"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齿齿苔烟碧"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神奇。
最后两句“江南林壑天下奇,不识春申珠履客”更是展示了诗人对于江南美丽风光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行者对这片土地充满敬意,却不为世俗所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深情留恋,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