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全文

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

清 · 林占梅
瓦屋茅檐傍水滨,家家织竹自成邻。
村童夹道随看马,野老攀舆笑款人。
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
乡风到处争延致,礼貌依然古处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从“瓦屋茅檐傍水滨”开始,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依山傍水、竹篱茅舍的田园世界。家家户户以竹为材,不仅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村民们的勤劳与智慧。

“村童夹道随看马,野老攀舆笑款人。”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孩子们在道路两旁好奇地观看过往的马车,而年长者则热情地与过客交谈,笑容满面,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友善。这种淳朴的人际关系,是乡村社会独有的魅力所在。

“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与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无论是高低不平的农田,还是蜿蜒曲折的小溪,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土地的肥沃与水资源的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乡风到处争延致,礼貌依然古处纯。”总结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特色。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风情与传统的礼仪习俗,这不仅是对古代文明的继承,也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末江南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