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
出处:《西斋昼卧》
宋 · 释德洪
馀生已无累,古寺寄闲房。
睡足无来客,窗空又夕阳。
丛蕉高出屋,病叶偶飘廊。
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
睡足无来客,窗空又夕阳。
丛蕉高出屋,病叶偶飘廊。
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古寺西斋中的悠闲生活。首句“馀生已无累”,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释然与淡泊,余生中不再为世俗所累,心境平和。接着“古寺寄闲房”一句,点明了居住环境——古寺中的闲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睡足无来客,窗空又夕阳”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昼寝后的宁静时光。午睡后,窗外夕阳西下,室内静无一人来访,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事、与世无争的意境。这里通过“睡足”与“无来客”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丛蕉高出屋,病叶偶飘廊”则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高高的芭蕉叶超出屋檐,病态的叶子偶尔飘落在走廊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通过“丛蕉”与“病叶”的对比,诗人或许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两句,描绘了诗人起身探望室外情景的情景。晚风吹过屋檐,带来一丝凉意,而此时却有飞蚊在空中闹动,增添了一丝生动与趣味。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古寺西斋中的闲适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平静。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