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全文

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

出处:《纪事
清 · 黄遵宪
四年一公举,今日真及期。
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
人人手一纸,某官某何谁。
破晓车马声,万蹄纷奔驰。
环人各带刀,故示官威仪。
实则防民口,豫备国安危。
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窥。
三五立街头,徐徐撚颔髭。
大邦数十筹,胜负终难知。
赤轮日可中,已诧邮递迟。
俄顷一报来,急喘竹筒吹。
未几复一报,闻锣惊复疑。
抑扬到九天,啼笑奔千儿。
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
轰轰祝炮声,雷乡云下垂。
巍巍九层楼,高悬总统旗。

鉴赏

这首诗名为《纪事(其七)》,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公举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选举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与氛围。

首句“四年一公举,今日真及期”,点明了选举的周期性和重要性,今日终于迎来了选举的日子。接着,“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描述了两方势力的领袖已经确定,并在选举前刻下了党人的名字,预示着选举的激烈与紧张。

“人人手一纸,某官某何谁”描绘了选民手中拿着的选票,上面写着候选人的名字,每个人都在认真地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官员。随后,“破晓车马声,万蹄纷奔驰”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选举日清晨的热闹与忙碌,车马声不绝于耳,人们纷纷赶往投票地点。

“环人各带刀,故示官威仪”这一句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人们带着刀具,表面上是为了显示官方的权威,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出于对民权的保护和对选举公正性的担忧。

“实则防民口,豫备国安危”揭示了背后的真实意图,即通过这样的措施防止民众的不满情绪爆发,以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而“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窥”则描绘了围观群众的好奇与关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或观察着这一重要的政治活动。

“三五立街头,徐徐撚颔髭”形象地刻画了部分选民在街头讨论、思考的场景,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决策,体现了民主精神。接下来,“大邦数十筹,胜负终难知”表达了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是强大的国家也无法预测最终的胜者。

“赤轮日可中,已诧邮递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时间的紧迫与选举信息传递的延迟,凸显了选举过程中的紧张感。“俄顷一报来,急喘竹筒吹”、“未几复一报,闻锣惊复疑”、“抑扬到九天,啼笑奔千儿”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选举结果揭晓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从人们的表情变化到最终的欢呼或叹息,都充满了戏剧性。

最后,“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表明选举结果在深夜最终确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体现了选举的公正与严谨。“轰轰祝炮声,雷乡云下垂”、“巍巍九层楼,高悬总统旗”则以热烈的庆祝场景收尾,象征着新领导人的诞生和国家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选举日的详细描绘,不仅展现了政治活动的紧张与复杂,也反映了社会的多元与活力,以及人们对民主与公正的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