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
出处:《明史阁部墓》
清 · 王敬之
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
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
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
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
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
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
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
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
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
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鉴赏
这首清代王敬之所作的《明史阁部墓》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明朝遗臣忠贞与悲剧命运的感慨。首句“虾蟆天子蟋蟀相”暗指明朝末年的混乱,以自然物象寓言政治动荡。接着,“东南半壁思偏安”揭示了明朝南迁江南,试图苟延残喘的局面。
“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进一步描绘了南京(金陵)作为昔日帝都的衰败,以及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史公末造此开府”中的“史公”可能指的是史可法,他在明朝末年曾担任南京守将,尽力抵抗外敌。“欲仗一木支艰难”赞扬了他的坚韧与决心。
“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写出了战争过后,繁华之地只剩下废墟,而英雄的遗骸无人问津。“公之大节足千古”高度评价了史可法的高尚节操。“白日照耀丹心丹”象征他的忠诚如同日月一般永恒。
后两句“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引用文山(文天祥)的典故,强调史可法的忠烈同样感人至深。“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表达了对史可法逝去的哀悼,以及他精神的永存。“衣冠不朽石碣短”描述了他的墓碑虽短,但其精神长存。“土花凝碧愁荒寒”则渲染了墓地的凄凉。
最后,诗人通过“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这一生动画面,再次表达了对史可法壮志未酬的惋惜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和对忠贞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