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
出处:《甲寅秋兴十首》
明 · 张萱
断桥埼岸树交加,傍水穿林一径斜。
暑意尚蒸溪阁雨,秋光先到野人家。
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
却喜庾郎饱鲑菜,穰穰何用祝污邪。
暑意尚蒸溪阁雨,秋光先到野人家。
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
却喜庾郎饱鲑菜,穰穰何用祝污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郊游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人的感受。首句“断桥埼岸树交加,傍水穿林一径斜”以断桥、埼岸、交错的树木和蜿蜒的小径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图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暑意尚蒸溪阁雨,秋光先到野人家”两句,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联系起来,暑气未尽,溪阁间仍蒸腾着湿润的空气,而秋光已悄然来到乡野人家,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竹子在风中坚韧挺拔,曾经脱去旧皮,展现出新生的力量;菊花在寒气初降时,却不轻易开放,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最后,“却喜庾郎饱鲑菜,穰穰何用祝污邪”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富足、满足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庾郎饱食鲑菜,穰穰满家,无需外求,自得其乐,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