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
出处:《许道宁秋山晴岚图》
明 · 邵宝
春山岚重秋山少,宿雾浮烟亦昏晓。
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
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
丹丘博士有巨眼,谓是晚年尤可人。
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
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
乾坤无心四时改,万变消沉一真在。
古人观物复今人,秋色无端几千载。
君不见邹君得此爱如玉,长卷装潢更犀轴。
何当携上九龙巅,南望湖天送孤鹜。
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
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
丹丘博士有巨眼,谓是晚年尤可人。
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
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
乾坤无心四时改,万变消沉一真在。
古人观物复今人,秋色无端几千载。
君不见邹君得此爱如玉,长卷装潢更犀轴。
何当携上九龙巅,南望湖天送孤鹜。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许道宁秋山晴岚图》。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家许道宁的《秋山晴岚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风貌。
诗中首先描绘了春山与秋山的不同景象:“春山岚重秋山少”,春天的山峦被浓重的雾气覆盖,而秋天的山则显得空旷而清晰。“宿雾浮烟亦昏晓”,夜晚的雾气与清晨的烟云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昼夜的界限。接着,“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描述了秋日山峰间清新的空气,以及远眺时那虚无缥缈的景象。
邵宝进一步赞美了这幅画的写实性和画家的技艺:“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他提到,这幅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自然景色,而且画家的笔力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邵宝还特别提到了“丹丘博士有巨眼”,认为这幅画是画家晚年作品中的佳作。
诗中还提到了两位欣赏者:“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鹿场子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他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万里秋空的细节。邵宝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画家技艺和作品的赞赏之情。
最后,邵宝以“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来赞美画中山岩的自然之美,强调了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本质在于其永恒不变的真谛。他感慨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感受,指出这种感受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延续了几千年。
整首诗通过对《秋山晴岚图》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邵宝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