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重长者,长者岂非贤
出处:《览古四十二首》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田叔作鲁相,王不敢游田。
痛愧取民物,偿以中府钱。
汉人重长者,长者岂非贤。
痛愧取民物,偿以中府钱。
汉人重长者,长者岂非贤。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九首。诗的内容简短,却蕴含深意。田叔担任鲁相期间,严格约束自己,甚至为了不扰民,连鲁王都不敢随意游猎田地。他的廉洁和对百姓的体恤,使得他不仅得到了汉人的尊重,也被视为德高望重的长者。诗中通过田叔的行为,表达了对古代贤良官员的赞扬,强调了道德品质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
田叔为政的清廉和对民生的敬畏,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政理念,诗中“汉人重长者,长者岂非贤”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田叔的贤能和人民对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