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全文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出处:《代魏徵田舍翁词
元末明初 · 张宪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以魏徵自喻,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谏言,以及对政治局势的忧虑。诗中通过“田舍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诗的开头,诗人自述出身平凡,曾因隋末动乱而出仕,后因不满蒲山公的专断而离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先帝时期被任命为东宫官员的经历,但由于东宫的不德,诗人选择回到山东,并在先帝去世后,请求回到朝廷任职。诗人强调自己始终忠心耿耿,即使在面对逆党时也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得到君主的宽恕和重用。

诗中提到君主起初能够听取谏言,使得国家太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君主的听谏能力减弱,导致国家治理出现问题。诗人提醒君主不应因个人喜怒而影响决策,同时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希望君主能够保持谦虚,避免内部纷争,保护大臣,维护国家稳定。

最后,诗人以“田舍翁”自喻,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愿意为国家贡献余生,希望君主能够铭记历史教训,保持国家的繁荣稳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