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全文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宋 · 张元干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注释

罪:错误。
放:释放或犯错。
丙午: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合,代表时间。
末:结束。
归:回归。
辛亥:又一个干支纪年组合。
初:开始。
天下事:世间大事。
诵:朗诵或阅读。
古人书:古代贤人的书籍。
利病:得失、优劣。
明:明白。
诸:众多。
掌:手中,比喻心中。
儆:警告,提醒。
后车:后面的车辆,比喻后来者。
他时:将来的时候。
果:果然,如果。
无悔:没有后悔。
载籍:记载的历史文献。
定:必定,一定。
欺:欺骗。

翻译

在丙午年的大错之后,我回归于辛亥之初。
不再谈论世事纷争,只诵读古人的智慧之书。
明白世事得失,警惕未来的困难和疑惑。
将来若真无悔,历史典籍就不会欺骗我。

鉴赏

这段诗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其深含哲理,表现了诗人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丙午年被革职流放,最终在辛亥年得以返回。这段经历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世政治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珍视和尊重。在遭遇挫折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潜心研究古籍。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这两句则是诗人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出的哲理。他认识到,在危机来临时,能够预见并治愈现实中的“疾病”(比喻指社会问题),对于未来才不至于迷惑和担忧。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坚信。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历史的记录也应该是真实不虚的。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