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卖身长须仍赤脚,忍面墦间乞东郭全文

卖身长须仍赤脚,忍面墦间乞东郭

宋 · 杨万里
老夫不及朱师古,纳却太常少卿得潼府。
老夫不及张约斋,乞得华州仙观名云台。
金印如斗床满笏,富贵何曾膏白骨。
一世穷忙为阿谁,终日逢人皱两眉。
卖身长须仍赤脚,忍面墦间乞东郭
添丁德曜喜欲颠,孤竹一箪真个错。
张君有宅复有田,朱君归去无一钱。
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

注释

不及:比不上。
纳却:获得并掌管。
太常少卿:官职名。
潼府:地名。
乞得:请求得到。
云台:仙观名。
金印如斗:形容金印很大。
膏白骨:使穷人受益。
阿谁:指谁,疑问代词。
忍面:忍受着脸面。
墦间:坟墓之间。
德曜:美德或好运。
孤竹一箪:形容简朴生活。
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别称。

翻译

我比不上朱师古,能获得太常寺少卿的职位并掌管潼关府。
我也比不上张约斋,他请求得到华州的仙观名号‘云台’。
金印大如斗,满握在手,富贵却未曾惠及贫寒之人。
一生忙碌究竟为了谁?整天面对人,眉头紧锁。
出卖自己,留着长须,赤脚行走,忍心在坟墓间乞讨求生。
添了孩子,德曜之喜让我几乎疯狂,但这样的生活真是错了。
张君既有宅又有田,而朱君离去时一无所有。
我已经老了,不再离开,五柳先生恐怕会嘲笑我这样的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全诗通过对比朱师古、张约斋等人的富贵与自己的贫穷,以及对比他人的宅院田产与自己无一物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平。

"老夫不及朱师古,纳却太常少卿得潼府。老夫不及张约斋,乞得华州仙观名云台。" 这两句通过自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条件的不满和对他人的羡慕。

"金印如斗床满笏,富贵何曾膏白骨。" 这两句描写了权贵之家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让人长生不老,这是诗人对物欲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一世穷忙为阿谁,终日逢人皱两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生都在贫困和忙碌中度过,对外界的交往也常常带着忧虑。

"卖身长须仍赤脚,忍面墦间乞东郭。"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窘迫,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才华,而且即使如此,也只能勉强糊口,甚至还要忍受别人的白眼和鄙视。

"添丁德曜喜欲颠,孤竹一箪真个错。"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生活的某种安慰或自我欺骗,虽然贫穷,但仍有所乐。

"张君有宅复有田,朱君归去无一钱。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张、朱二人的不同命运,以及对自己未来的预测,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中下层知识分子在面对贫富差距时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困境,表达了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