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
出处:《遇盗》
明 · 释今无
白刃惊禅窟,清风扫晚烟。
长贫原至计,不死荷皇天。
冢响鸺鹠夜,魂消海蛋船。
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
长贫原至计,不死荷皇天。
冢响鸺鹠夜,魂消海蛋船。
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危险与挑战时的深刻思考和超然态度。首句“白刃惊禅窟”以“白刃”象征着外界的威胁或困难,而“禅窟”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修行之所,通过“惊”字表现出即使在最危急的情况下,诗人依然保持着对内心世界的警觉与守护。接着,“清风扫晚烟”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净化与清明,暗示在面对困境时,心灵能够保持纯净与自由。
“长贫原至计,不死荷皇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认为贫穷是人生的一种常态,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恩赐,应当心怀感激。这里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和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冢响鸺鹠夜,魂消海蛋船”描绘了一幅夜晚海上的恐怖场景,通过“鸺鹠”(猫头鹰)的叫声和“海蛋船”(可能指小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某种未知或恐惧的直面。
最后,“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与生死的态度,意即从现在开始,无论发生什么,都已超脱于生死之外,回到了生命的起点,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挑战时的冷静思考、对内心世界的坚守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