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烟吹吸有时隐,岫色嶙峋入曙多
出处:《建山叠嶂》
明 · 高魁
千山万山森若罗,三峰叠翠高峨峨。
村烟吹吸有时隐,岫色嶙峋入曙多。
觅径人将青蔼拂,攀崖手可苍天摩。
飘然便趁芒鞋去,啸坐云头剪薜萝。
村烟吹吸有时隐,岫色嶙峋入曙多。
觅径人将青蔼拂,攀崖手可苍天摩。
飘然便趁芒鞋去,啸坐云头剪薜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建山叠嶂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雄伟与自然的神秘。首句“千山万山森若罗”以“罗”比喻山峦的密集与错落有致,形象地描绘出山的壮观。接着,“三峰叠翠高峨峨”则聚焦于三座山峰,强调其翠绿与高耸,赋予画面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村烟吹吸有时隐,岫色嶙峋入曙多”两句,通过“村烟”和“岫色”的描绘,展现了山间清晨的宁静与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诗人巧妙地运用“有时隐”和“入曙多”,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动态感。
“觅径人将青蔼拂,攀崖手可苍天摩”则进一步展示了登山者的行动与感受。通过“觅径”、“青蔼”、“攀崖”、“苍天摩”等词,不仅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类勇气与坚韧的颂扬。
最后,“飘然便趁芒鞋去,啸坐云头剪薜萝”两句,以一种超脱的姿态结束全诗。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与山林融为一体,自由自在地在云头漫步,剪取薜萝,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结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建山叠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