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日暮愁云绿,千顷寒波荡人目
出处:《竹溪清隐卷为吴昆王益题》
明 · 童轩
黄陵日暮愁云绿,千顷寒波荡人目。
何人笑把金错刀,剪碎湘罗千万束。
君家住向东吴东,缩地谁移锦箨龙。
春风迸出玉万个,琅玕绕屋声玲珑。
羡君习隐溪亭里,时放扁舟渡溪水。
掀篷长啸碧云低,一片潇湘响秋雨。
归坐幽窗月色凉,红尘不到水云乡。
芙蓉风飐翠蛟舞,千尺冰帘摇冷光。
颇似求羊散,稍类嵇阮狂。
煮茶烧笋幽怀好,拄笏看山清兴长。
浩歌淇澳诗,闲倾桑落酒。
世间万事等浮沤,两绶通侯不须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卫霍金张耀朱紫。
洞房月夜度歌钟,绮窗晓日听莺语。
一朝事异人亦非,苍苔满地客游稀。
蟏蛸罥壁虫吟户,废址凄凉对落晖。
何如君家旧竹溪,年年清趣乐无涯。
花深紫燕巢书屋,波暖银鱼坠钓丝。
予生偶被浮名挂,宁堪作吏金门下。
卜邻愿借屋头溪,长日钩帘共清话。
何人笑把金错刀,剪碎湘罗千万束。
君家住向东吴东,缩地谁移锦箨龙。
春风迸出玉万个,琅玕绕屋声玲珑。
羡君习隐溪亭里,时放扁舟渡溪水。
掀篷长啸碧云低,一片潇湘响秋雨。
归坐幽窗月色凉,红尘不到水云乡。
芙蓉风飐翠蛟舞,千尺冰帘摇冷光。
颇似求羊散,稍类嵇阮狂。
煮茶烧笋幽怀好,拄笏看山清兴长。
浩歌淇澳诗,闲倾桑落酒。
世间万事等浮沤,两绶通侯不须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卫霍金张耀朱紫。
洞房月夜度歌钟,绮窗晓日听莺语。
一朝事异人亦非,苍苔满地客游稀。
蟏蛸罥壁虫吟户,废址凄凉对落晖。
何如君家旧竹溪,年年清趣乐无涯。
花深紫燕巢书屋,波暖银鱼坠钓丝。
予生偶被浮名挂,宁堪作吏金门下。
卜邻愿借屋头溪,长日钩帘共清话。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竹溪清隐卷为吴昆王益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首句“黄陵日暮愁云绿”以傍晚时分黄陵上空的愁云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千顷寒波荡人目”写出了广阔寒波的视觉冲击,给人以清新之感。
“何人笑把金错刀,剪碎湘罗千万束”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主人公的豪情与洒脱,仿佛能以金错刀裁剪出生活的繁复。接下来,诗人通过“君家住向东吴东,缩地谁移锦箨龙”赞美友人的居所如仙境般远离尘嚣,暗示其隐逸的生活方式。
“春风迸出玉万个,琅玕绕屋声玲珑”描绘了春风吹过,竹子发出悦耳的声音,犹如玉珠滚动,充满了生机与雅致。诗人羡慕友人能在溪亭中享受隐居的乐趣,乘舟泛溪,啸歌于碧云之下,感受自然的韵律。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繁华世事的淡然态度,与友人共享煮茶品笋、看山赏景的清闲生活,流露出超脱世俗的追求。结尾处,诗人感慨自己被浮名牵累,向往竹溪清隐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否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