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
出处:《胥山》
宋 · 释行海
子胥山上噪群乌,旧日英灵在此无。
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
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
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
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
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
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继振所作,题为《胥山》。诗中描绘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以及对古代霸业的追思。
首联“吴越成陈迹,空山片石新”开篇即点出主题,吴越两国的历史已成过往云烟,唯有山间一片孤石,静默地见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进行对比,引人深思。
颔联“堪怜槜李事,犹说霸图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槜李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重要战场之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霸业的感慨与怀念。尽管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早已逝去,但他们的事迹仍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的记忆。
颈联“荒冢伤人马,青编羡画麟”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悲凉与英雄的孤独。荒冢中长眠的是曾经驰骋沙场的勇士,而“青编”象征着历史文献,诗人羡慕那些能在史书中留下痕迹的英雄,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身后寂寞的同情。
尾联“无从寒食节,杯酒荐芳辛”以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会祭奠先人,诗人却无法为历史上的英雄献上一杯酒,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怀念,这种无奈与遗憾之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古代霸业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深切缅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