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吏部谪韶州,曾向宣溪泊暮舟
出处:《泊韶州宣溪亭》
宋 · 刘弇
昔年吏部谪韶州,曾向宣溪泊暮舟。
多少烟波愁不尽,一时留与后人愁。
多少烟波愁不尽,一时留与后人愁。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名为《泊韶州宣溪亭》。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被贬韶州时,在宣溪泊舟的情景,通过“烟波”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
首句“昔年吏部谪韶州”,点明了诗人过去被贬至韶州的经历,暗示了其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不顺。接着,“曾向宣溪泊暮舟”,具体描述了诗人在此地泊舟的场景,将时间限定在傍晚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多少烟波愁不尽”,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的“烟波”不仅指自然景象中的水汽与波浪,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诗人感叹,这无尽的愁绪无法完全释放,仿佛与自然界的烟波一样,无穷无尽,难以摆脱。
最后一句“一时留与后人愁”,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历史与文化的层面。诗人认为,自己的愁绪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也是历史长河中无数被贬官员共同经历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对后世产生了共鸣,提醒后来者在面对逆境时,可能会有相似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绪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通过“烟波”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得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