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
出处:《寿李太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生长神仙窟,为邻是鲍姑。
车轮儿蛱蝶,烽火女珊瑚。
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
膝前多令子,分得黍珠无。
车轮儿蛱蝶,烽火女珊瑚。
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
膝前多令子,分得黍珠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神仙洞府中的李太君,其生活充满了仙气与祥和。诗人以“生长神仙窟”开篇,巧妙地将李太君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之中,暗示其非凡的身份与不凡的生活。接着,“为邻是鲍姑”一句,不仅点明了李太君的邻居也是位仙人,更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车轮儿蛱蝶,烽火女珊瑚”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车轮比作蝴蝶,烽火比作珊瑚,既展现了李太君生活的独特与美丽,也暗示了她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世界中。
“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进一步展示了李太君的高雅与精致。戴胜鸟的羽毛象征着她的华贵,而用花朵裁制的紫色衣裳则体现了她的艺术品味与对美的追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李太君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与高洁。
最后,“膝前多令子,分得黍珠无”表达了李太君家庭的幸福与和谐。令子,意指聪明、贤能的子女,这里暗示李太君拥有智慧与才华出众的后代。而“分得黍珠无”,则可能是在说李太君在家族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影响力,如同拥有珍贵的珍珠一般,被家族成员所尊敬与仰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李太君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高雅的艺术品味以及家庭的幸福和谐,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