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全文

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

出处:《次韵答欧阳雪舟
元末明初 · 蓝仁
百年旧隐傍名山,一落尘埃竟不还。
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
松楸渐觉秋风老,涧壑惟馀夜月閒。
惭愧老兄携弱侄,又修茆屋卧云间。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次韵答欧阳雪舟(其二)》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心境。首句“百年旧隐傍名山”展现了主人公长期隐居于名山之侧的背景,暗示了他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然而,“一落尘埃竟不还”则揭示了他被迫离开隐居地,陷入世俗纷扰的无奈。

“自倚渭流难变浊”表达了诗人对保持自我清白的决心,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中,也坚守自己的纯洁。接着,“谁知兽食不留斑”以动物比喻,表明即使面对诱惑,他也坚决不留下任何污点或瑕疵。

“松楸渐觉秋风老”写出了岁月流转,秋天的到来使松树和楸树显得更加苍老,寓言诗人自己也在时光中逐渐老去。而“涧壑惟馀夜月閒”则描绘了夜晚山涧的宁静,只有月光陪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最后两句“惭愧老兄携弱侄,又修茆屋卧云间”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欧阳雪舟的感激,因为对方带着他的侄子来访,并一同修建茅屋,共享隐逸生活,这让他深感荣幸和惭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隐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坚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