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全文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

出处:《刘相公见访
唐 · 贯休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
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
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拼音版原文

qiānyōngzhūlúnxiāngchénshìchén
gǔnláikànrén

zhuāngsǒuyīnxiānjuékōngwángyǒu宿yīn
duìhuātàiàizhújiàntiānzhēn

zhěnsōngchuāngjiǒngqiángdàoxīn
jièshīcánfěishéndōujiǎnggèngshèngxún

táoshúduōhóngwèncháxiāngyǒujīn
gāozōngduōmèizhōngshìmèngzhōngrén

注释

朱轮:华丽的车轮,常指帝王出行的车辆。
香尘:带有香气的尘埃,此处可能象征贵气或神秘。
补衮服:修补帝王的礼服,比喻弥补或提升地位。
衲衣人:穿着破旧僧衣的僧人,象征朴素或超脱。
庄叟:指庄子,古代哲学家,以其超然物外闻名。
空王:佛教中的概念,指空寂智慧的王。
天真:自然纯真,不带做作。
题墙:在墙上题字,表达思想或情感。
匪什:非十倍,表示超过很多。
碧筋:绿色的纹理,形容茶香清雅。
终是:终究是,强调某种状态的持久性。

翻译

众多骑士簇拥着华丽的车轮,那香尘难道真的是尘土?
如何能弥补帝王的华服,去看那身破旧僧衣的人呢?
庄周老者因为先知先觉,空王则因宿世因缘而得道。
面对花朵没有世俗之态,喜爱竹子显现自然本真。
倚着枕头在松木窗户下独坐,题写墙壁的禅意新颖独特。
戒律师的谦卑让我羞愧,但他的讲解却胜过询问。
熟透的桃子多有裂纹,茶香中透露出碧绿的纹理。
高宗常常难以入眠,他终究只是梦境中的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生活场景和个人情操,通过对比衬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这两句以豪华的场面开篇,但转而指出这并非寻常尘土可比,引出了诗中的关键人物——一位穿着简陋衣衫的人。这里通过对比,突显了这个人的高洁品质。

接着,“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 这两句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或寓意,庄周、孔子被提及,可能是指这位人物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远见,而“空王”则可能暗示了对世间功名利禄的淡然。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纯洁本性的追求。花和竹在这里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诗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或诗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或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松窗、欹枕都是安静致远的象征,而“题墙”则可能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行为。

"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这里诗人似乎在谈论一种学问或修养,表明对知识的追求不仅是形式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和内心的体悟。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这里诗人或许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将世间纷扰视为一场梦境,而自己则是在这梦中保持着清醒和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位高洁脱俗之人的形象,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高远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