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卜他时共兰若,岂知今日奠生刍
出处:《旌德王承议挽词》
宋 · 李之仪
彭蠡湖边一笑初,绿衣相见论葭莩。
四千里外空搔首,三十年来屡揽须。
方卜他时共兰若,岂知今日奠生刍。
穷途只有思君泪,无复吟君屋上乌。
四千里外空搔首,三十年来屡揽须。
方卜他时共兰若,岂知今日奠生刍。
穷途只有思君泪,无复吟君屋上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为友人王承议所作的挽词。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彭蠡湖边一笑初”,描绘了友人在彭蠡湖畔初次相逢的情景,一个“笑”字,既表现了初次见面的喜悦,也预示了两人日后深厚的友谊。接着“绿衣相见论葭莩”,以“绿衣”比喻友人的服饰,暗示着两人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畅谈,友情如同绿叶般生机勃勃。
“四千里外空搔首,三十年来屡揽须。”这两句通过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深切哀痛。四千里之遥,虽不能常相聚首,但三十年的深厚情谊,却在心中难以割舍,每一次思念都让诗人不禁抚须长叹。
“方卜他时共兰若,岂知今日奠生刍。”“兰若”指寺庙,诗人原本计划在他日与友人共同归隐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却不料今日只能以祭品寄托哀思,表达了对友人突然离世的意外与遗憾。
最后,“穷途只有思君泪,无复吟君屋上乌。”诗人感叹于自己已无法再与友人共话,只有泪水伴随,再也听不到友人屋上的乌鸦叫声,以此象征着失去挚友的孤独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相聚、别离、怀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逝者的深切哀悼,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