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看山听雨何穷兴,合寄春风莽荡边全文

看山听雨何穷兴,合寄春风莽荡边

出处:《和柳下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已分遗民度厄年,阳馀重见□当天。
囊中馀智何人觉,洛下深衣万口传。
后辈宁烦工刻画,小诗曾不废雕镌。
看山听雨何穷兴,合寄春风莽荡边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和柳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已分遗民度厄年,阳馀重见□当天”,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艰难岁月的回顾,以及对新希望的期待。这里的“□”字可能被遮盖或缺失,但整体意境是诗人从困境中看到一线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

颔联“囊中馀智何人觉,洛下深衣万口传”,通过对比个人智慧与社会传播的力量,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与社会影响的深刻思考。囊中的智慧或许不为众人所知,但洛下的深衣(古代服饰)却能被千万人口口相传,寓意知识与文化的广泛传播。

颈联“后辈宁烦工刻画,小诗曾不废雕镌”,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期望与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他认为后辈不必过分追求技巧的繁复,而应注重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达,即便是简短的小诗,也不应忽视其精雕细琢的过程。

尾联“看山听雨何穷兴,合寄春风莽荡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无论是山川之美还是雨声之韵,都能激发无限的兴致与灵感,他愿意将这份情感寄托于春风之中,随风飘荡,传递给更多的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知识传承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