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全文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唐 · 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注释

园杏:园中的杏树。
红萼坼:花瓣裂开,形容花开。
庭兰:庭院里的兰花。
紫芽出:兰花冒出紫色的新芽。
春已深:春天已经很深入。
今朝:今天的早晨。
二月一:二月的第一天。
去冬:过去的冬天。
疮痏:泛指疾病。
将养:调养身体。
遵医术:遵循医生的建议治疗。
入道场:进入修行的场所,这里指道观或寺庙。
清净依僧律:按照僧侣的戒律保持清心寡欲。
圣贤语:圣人贤者的教诲。
所慎:应当谨慎对待的事情。
斋与疾:斋戒和疾病。
爱酒人:喜欢喝酒的人。
停杯一百日:有一百天没有喝酒。
明朝:明天。
疾平:疾病痊愈。
斋复毕:斋戒结束。
挈一壶:提上一壶酒。
寻花觅韦七:寻找韦七这个人一起赏花。

翻译

园中的杏花开放,庭院里的兰花冒出紫色的新芽。
不知不觉春天已深,今天已是二月的第一天。
去年冬天我患病,遵循医嘱调理身体。
今年春天我进入道场,依照僧侣的规矩保持清静。
常听圣贤之言,要谨慎对待斋戒和疾病。
于是爱酒之人,有一百天没有举杯饮酒。
明天是二月二日,疾病痊愈,斋戒也结束了。
应该提上一壶酒,去找韦七赏花聊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的春日景象。开篇“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两句,通过对杏花和兰花细微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欣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情趣。接着,“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表明时光易逝,春天已经过半,而今天恰好是二月初一,诗人对时间流转有着敏锐的感受。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则透露出诗人去年冬天曾患病,现在正在按照医嘱调养,并且进入佛寺,遵循佛教戒律进行清净修行。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寄托的心境。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这一句表明诗人深受古代圣贤的话语影响,对待饮食与疾病都非常谨慎。这一思想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对健康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这一句则显示了诗人的决心,即便是喜欢饮酒的人,也能因为健康的考虑而暂时戒酒。这也与前文中提到的“所慎斋与疾”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自我节制和对生活自律的态度。

最后,“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则预示着诗人期待在病愈后不久,即将恢复饮食正常,再次举杯之际,特意携带一壶酒去寻访朋友韦七。这既是对友情的一种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向往和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景象、个人健康修养以及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士大夫生活画卷。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也有对生活哲学的深刻体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淡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