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青青芦笋长,渡江游子驾楼航
出处:《送临濠花仲敷归觐》
明 · 董纪
蒲叶青青芦笋长,渡江游子驾楼航。
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
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
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
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乡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首句“蒲叶青青芦笋长”,以自然景物开篇,青青的蒲叶与高高的芦笋,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接着,“渡江游子驾楼航”一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行动,游子乘船过江,归心似箭。
“不期去路成归路,却认他乡作故乡。”这两句诗情感深沉,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原本以为远离家乡的路途是前往未知的旅程,不曾想,这路途竟成了归途,他乡竟成了故乡,流露出一种意外的惊喜与感慨。
“水涨淮河鱼正贱,花开野店酒初香。”这两句描绘了归途中所见的景象,淮河水涨,鱼价便宜,野店中花朵盛开,酒香四溢,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映衬出游子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倚门望久清明近,急急还家到侍傍。”最后两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游子在门前久久等待,期盼着清明节的到来,因为那是回家的日子。最终,他急匆匆地回到家中,陪伴在亲人身旁,表达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与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游子归乡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远方的留恋,也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庭的渴望与珍惜,情感丰富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