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瑩全文

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瑩

宋 · 李纲
碧海吸长江,清波逾练净。
我为鼓山游,潮落初放艇。
连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镜。
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
凌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
乃知大丛林,托栖必深夐。
灵源更瑰奇,岩壑相隐映。
森罗尽尤物,无乃太兼并。
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
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
岂惟冠一方,实最东南胜。
周行洞浃中,泉石若奔竞。
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瑩
当年喝水人,端恐溷观听。
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
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
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
媮安朝夕间,未可笑赵孟。
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暝。
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鼓山灵源洞的游历体验,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以“碧海吸长江”开篇,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海与长江的气势融为一体,营造出磅礴的自然景观。接着,“清波逾练净”一句,描绘了江水清澈如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我为鼓山游,潮落初放艇。”诗人亲自登临鼓山,随着潮水退去,乘船游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亲近和探索精神。接下来,“连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镜。”描绘了山峰翠绿高耸,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如同镶嵌在玉镜中的美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美。

“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诗人离开船只,前往寺庙,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之后,“凌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描述了在山顶上开凿的宝阁,以及山谷中传来的悠远钟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乃知大丛林,托栖必深夐。”诗人感叹于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随后,“灵源更瑰奇,岩壑相隐映。”进一步描绘了灵源洞的奇异景象,岩壁与山谷相互映衬,增添了神秘色彩。

“森罗尽尤物,无乃太兼并。”诗人赞叹于大自然的丰富多样,认为世间万物都显得过于繁复。接下来,“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力量的赞美,认为其巧妙绝伦。

“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描绘了云雾变化莫测,展现出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岂惟冠一方,实最东南胜。”诗人认为这里的景色不仅在一方之地独领风骚,更是东南地区最美的风景。

“周行洞浃中,泉石若奔竞。”描述了诗人深入洞穴,沿途欣赏泉水与岩石的动态美。“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莹。”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身心得到净化的感受。

“当年喝水人,端恐溷观听。”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认为他们能洞察自然之理。“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诗人的心境如同虚空,无论动与静都能和谐共存。

“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尽管战乱不断,但能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宁静也是一种幸运。“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历,远离尘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媮安朝夕间,未可笑赵孟。”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满足于短暂的安逸,避免成为赵孟那样的庸人。“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瞑。”表达了诗人留恋此处美景,不愿离去的心情。

最后,“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诗人承诺不会辜负这次游历的美好时光,并期待再次踏上这样的旅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鼓山灵源洞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