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贤全文

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贤

出处:《戏呈君用
宋 · 方岳
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
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
龟肠怒吼卖牛具,龙骨倒挂行蜗涎。
乃以农自目,其然岂其然。
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贤
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己皆逢年。
可曾腰斧响空谷,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
先生之号则不可,北山久欲移文镌。
吾尝观诸朝,左右分两铨。
若使后夔降典夷作乐,各违所长非所便。
我今手招白云与渠语,两易其任盟当坚。
君农我樵万山绿,依旧司存雨露边。
亦不必承明之庐九入,亦不必岁中之官九迁。
共披烟蓑拜新号,疏驳不到松风前。
烂柯扣角醉眠熟,佳话留与山中传。

拼音版原文

qiūchūguōèrqǐngtiánxiàngláigēngshèhánchuīyān

xīnxíngzāowǎngwǎngdǎozhīsōng

zhǔbiānzhīfēiquán
guīchánghǒumàiniú

lóngdǎoguàxíngxián
nǎinóng

ránrán
shānzhīqióngqián

jiàozhīyóuchàxián
báitóugēngliù

yúnrényúnjiēféngnián
céngyāoxiǎngkōng

dànwénzhǒngzhīhóngnóngtáonòuzhījiàngrénxuán

xiānshēngzhīhàoběishānjiǔwénjuān

chángguānzhūcháozuǒyòufēnliǎngquán

ruò使shǐhòukuíjiàngdiǎnzuòwéisuǒchángfēisuǒ便biàn

jīnshǒuzhāobáiyúnliǎngrènméngdāngjiān

jūnnóngqiáowànshān绿jiùcúnbiān

chéngmíngzhījiǔsuìzhōngzhīguānjiǔqiān

gòngyānsuōbàixīnhàoshūdàosōngfēngqián

lànkòujiǎozuìmiánshújiāhuàliúshānzhōngchuán

注释

负郭:靠近城墙的田地。
寒炊烟:简陋的炊烟。
卖牛具:出售农具以维持生计。
芸人:农夫。
承明之庐:指朝廷的官署。
九入:多次进入朝廷任职。
松风:松树间的风。
烂柯:典故,比喻世事变迁。
扣角:敲击角声,形容饮酒或沉醉。

翻译

秋天的山崖上没有多余的田地,过去的小屋只有寒烟缭绕。
背着柴火唱歌常被妻子责骂,常常跑到山崖下枯松旁,用崖边的泉水煮食。
卖牛的钱用来买锅具,像龙骨倒挂在路边,生活艰难。
他自视为农夫,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如此吗。
胥山的困苦确实一贫如洗,比我还要稍微好一些。
满头白发握着笔耕读六经,农夫和自己都过着平凡的年景。
从未听到砍柴声在山谷回荡,只听见种田的人推广农耕法,锄草的人遵循古人的智慧。
先生的称号不适合,长久以来想在北山刻下文章。
我曾在朝廷见过,官员们各有分工。
如果让后夔制定规则,让不同的人做适合的事,未必是最好的安排。
如今我邀请白云对话,交换职责,誓言坚定。
你做农夫我做樵夫,遍山绿色,依旧守护着雨水和阳光。
不必频繁升迁至高官,只需在风雨中劳作。
我们一起披着蓑衣接受新的身份,避开松风的喧嚣。
在山中烂柯而眠,美好的故事流传给山中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便以“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偏远的山谷环境,隐逸者在这里耕作,以此自给自足。诗中的“我”字多次出现,强调了主体意识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肯定。

“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这一句透露出隐逸者在艰苦中寻找乐趣,但也遭到了家人的不理解。然而,这并未动摇他的决心,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龟肠怒吼卖牛具,龙骨倒挂行蜗涎。”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原始而艰辛的生存状态,却又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乃以农自目,其然岂其然。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贼。”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精神上是富足的。他不羡慕那些在世俗社会中奔波劳累的人。

“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己皆逢年。可曾腰斧响空谷,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诗人提及自己的耄老时光依然在田间挥汗,他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

“先生之号则不可,北山久欲移文镌。”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导师或隐逸者的称呼,而“北山”则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吾尝观诸朝,左右分两铨。若使后夔降典夷作乐,各违所长非所便。”诗人通过历史的观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

“我今手招白云与渠语,两易其任盟当坚。君农我樵万山绿,依旧司存雨露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对田园生活的执着,他希望能够继续这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

“亦不必承明之庐九入,亦不必岁中之官九迁。共披烟蓑拜新号,疏驳不到松风前。”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他渴望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烂柯扣角醉眠熟,佳话留与山中传。”最后一句描绘了一种恬静美好的场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快乐,他希望这种美好的时光能够流传于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隐逸生活方式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