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啼乌愁自白门归,故国楼台惨夕晖全文

啼乌愁自白门归,故国楼台惨夕晖

出处:《度岭赠闺人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啼乌愁自白门归,故国楼台惨夕晖
无主岂能生羽翼,非时安可舍芝薇。
蛾眉忍作要离剑,蝶翅堪裁葛令衣。
自古仙人贵偕隐,不关思甚恋闺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人性冲突。首句“啼乌愁自白门归”,以乌鸦的哀鸣开篇,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乌鸦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白门则暗示着离别之地,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故国楼台惨夕晖”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故国的景象,夕阳下的楼台显得格外凄凉,夕阳的余晖似乎也带上了哀伤的情绪,强化了离别与怀念的主题。

接下来的“无主岂能生羽翼,非时安可舍芝薇”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与时机的渴望与无奈。无主之物难以自行飞翔,非其季节无法舍弃生长的芝草,形象地展现了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局限与挣扎。

“蛾眉忍作要离剑,蝶翅堪裁葛令衣”这两句,通过蛾眉与蝴蝶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蛾眉忍痛使用要离剑,象征着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决绝;而蝴蝶的翅膀被裁剪成葛令衣,则可能寓意着牺牲与转变。这些意象共同展现了人物在面对命运与选择时的复杂心理。

最后,“自古仙人贵偕隐,不关思甚恋闺帏”两句,以仙人的隐居生活作为对比,强调了诗中人物对于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思。仙人贵在与世隔绝的隐居,而诗中的主人公却深陷于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之中,这种对比凸显了人性中对自由与亲情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探讨了离别、自由、牺牲、思念等多重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