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出处:《送马行之都官》
宋 · 梅尧臣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
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
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昭亭山下:送别的地点。西行:向西出发。
剑栈:剑门蜀道,险峻的山路。
笮马:一种小型马匹。
吴船:吴地的船只,可能指江南地区。
寻云屋:寻找隐居之处。
巾子峰:具体山峰名。
种槿篱:种植篱笆,象征隐居生活。
此趣:这种乐趣。
天下士:指有高尚情操的人。
功业:功名事业。
鸱夷:古代的一种皮囊,范蠡曾乘以泛舟江湖。
翻译
在昭亭山下为你送别之时,我不怕你西行踏入剑阁那险峻之路。骑着笮马,你的身体更加矫健;乘坐吴地船只,你的行程计划也不再拖延。
在钱塘湖边寻找你的云屋,巾子峰前我为你栽种槿篱篱笆。
这种乐趣已经超越了天下士人,你无需追求如范蠡那样的功名事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马行之都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行西行前往都官的送别之情。首句“昭亭山下送君时”,描绘了送别的地点和情境,昭亭山下的离别显得尤为深情。次句“不畏西行剑栈危”,显示出友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对友人的勇气给予了肯定。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两句,通过“笮马”和“吴船”两个意象,描绘出友人出行的场景,暗示他旅途虽远,但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接着,“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诗人想象友人在目的地的生活,寄寓着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祝福,以及对山水之间的隐逸之趣的向往。
最后两句“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高度赞扬友人的品格高尚,认为他追求的并非世俗的功名,而是超脱世俗的雅趣,这比那些追求权位的人更为难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