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全文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

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
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
青堤翠浦少隙地,绣幔不屑围名姝。
筠笼首荐四月八,光价未便倾坤隅。
天浆异种熟壮夏,水晶火齐难精粗。
涪翁误赏廖家䋏,恰似江芡誇蠙珠。
福州胜画亦足味,敢与进奉争芳腴。
东坡日啖三百颗,齿颊肯挂松江鲈。
荔仙亭上赋归去,炎云烂熳沧洲图。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题为《四月八日涪陵舟中读东坡食荔枝诗戏和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于涪陵时,偶读苏轼关于食荔枝的诗句,心有所感,遂即兴创作此诗以回应。

诗开篇即以“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两句,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亲尝佳果的遗憾。接着,“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沿途所见的壮丽山川,耳目受到自然美景的洗礼。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两句,将诗人对家乡荔枝节的思念之情,比作甘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形象而深刻。随后,“青堤翠浦少隙地,绣幔不屑围名姝”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荔枝树生长环境的清幽与荔枝本身的珍贵,同时暗含对名利场中浮华的不屑。

“筠笼首荐四月八,光价未便倾坤隅”两句,描述了荔枝在特定节日中的珍贵地位,以及其光彩照人的价值。接下来,“天浆异种熟壮夏,水晶火齐难精粗”两句,进一步赞美荔枝的独特风味,将其与夏日的清凉、水晶的晶莹相联系,凸显其品质之高。

“涪翁误赏廖家䋏,恰似江芡誇蠙珠”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苏轼误赏廖家荔枝的感慨,同时也巧妙地将荔枝与珍珠相比较,强调其珍贵与美好。

“福州胜画亦足味,敢与进奉争芳腴”两句,赞美福州的荔枝同样美味,不逊于进贡的佳品,体现了对地方特产的自豪之情。

最后,“东坡日啖三百颗,齿颊肯挂松江鲈”两句,引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苏轼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荔枝的美味足以让人忘却其他美食。

“荔仙亭上赋归去,炎云烂熳沧洲图”两句,以荔枝仙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炎炎夏日中,诗人归隐于宁静水乡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致敬。